首页
>> 防汛抗旱 >> 防汛防台知识

浙江的天气和气候(省气象局 2006年省防指讲座材料)

发布时间:2018-08-22 15:04

信息来源: 市水利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第一章  气象基本知识

一、降水

降水:从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水(雨等)和固态水(雪、雪粒、冰粒、冰雹等)都称为降水。

降水量:用来衡量降水多少的一个概念,毫米是其计量单位。通过计算,下一毫米的降水,相当于在一亩田里浇了约66公斤水。

降水量强度:按降水量的大小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六个强度等级。24小时雨量:小于10毫米为小雨,10至25毫米为中雨,25至50为大雨,50至100为暴雨,100至250为大暴雨,超过250毫米的称为特大暴雨。

二、气温

气温:气温是用来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一般用摄氏度(℃)表示。气象上所说的气温是指距离地面1.5米高度上百叶箱内不受太阳直接照射,而又保持空气流通处的温度。

平均气温:某一段时间的平均气温是指这一段时间里气温的平均数值。例如日平均气温是指一天中02时、08时、14时、20时四个时次气温的平均值。

最高气温:某一段时间的最高气温是指这一段时间里气温达到的最高数值。

最低气温:某一段时间的最低气温是指这一段时间里气温达到的最低数值。

三、风

风:空气在水平方向的运动称为风。风包括风向和风速。

风向:风向是指风的来向,一般用十六方位来表示。

风速:风速是指空气流动的速度,一般用米∕秒为单位来表示风速的大小。气象上通常所讲的风速是指二分钟内的平均风速。

阵风:阵风就是指最大的瞬时风速。

风力:风力是表示风速大小的度量单位。风力划分为19个等级,当风速在:0至0.2米∕秒时为0级,0.3至1.5米∕秒时为1级,1.6至3.3米∕秒时为2级,3.4至5.4米∕秒时为3级,5.5至7.9米∕秒时为4级,8.0至10.7米∕秒时为5级,10.8至13.8米∕秒时为6级,13.9至17.1米∕秒时为7级,17.2至20.7米∕秒时为8级,20.8至24.4米∕秒时为9级,24.5至28.4米∕秒时为10级,28.5至32.6米∕秒时为11级, 32.7至36.9米∕秒时为12级,37.0至41.4米∕秒时为13级,41.5至46.1米∕秒时为14级,46.2至50.9米∕秒时为15级,51.0至56.0米∕秒时为16级,56.1至61.2米∕秒时为17级。

四、气压

气压:地球周围是一层厚厚的大气,由于大气自身的重量,对地球表面产生的压力,叫大气压,简称气压。气压随着大气的运动而变化。

高压和低压:在海拔相同情况下,中心气压高于毗邻四周气压的区域,叫高压,又称作反气旋。相反,叫低压,又称作气旋。通常,风总是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高压地区的空气,往往有下沉运动,故天气晴朗。低压区的气流自外向中心流动,风一阵阵刮进低压区。低气压地区的空气,往往有上升运运,常有云、雨和降水出现。深低压区的气压极低,常常会刮八级以上的大风,在海上掀起巨浪。

低压槽和高压脊:通常,空气也和水一样,能够流动,在地球中高纬度上空的大气是呈波动状的高空西风气流,气流的波谷对应的是低压槽,槽前暖空气活跃,多雨雪天气,槽后冷空气控制,多大风降温天气。气流的波峰对应的是高压脊,高压脊内多晴好天气。

五、蒸发

蒸发:蒸发是由于太阳辐射、风等因素的影响,地面液态和固态水转化为气态水(水汽)的过程。

蒸发量:由于蒸发而消耗的地面水量称为蒸发量,蒸发量以毫米为单位。

六、雷暴

雷暴:雷暴是积雨云在不稳定的潮湿情况下,当云中正负电荷蓄积到足够量时,云中、云间、云地之间的放电现象。雷暴常伴有大雨、冰雹、雷击和闪电,是一种小范围的天气系统。

雷暴的危害:据统计,在地球大气层中,每一秒钟都有近百次雷电奔驰落地,每天都有800万次闪电释放着巨大的能量。在我国各地,每年大多有40天以上雷暴日,每平方公里有6次以上的落地雷。我省危害最大的落地雷,电压可高达数千万伏,峰值电流1-10万安培,闪电温度高达万度以上,巨型闪电正前方的巨大冲击波,相当于每平方厘米面积上承受70公斤的巨大压力。因此,雷电每时每刻都给人类带来巨大威胁。

由于雷害的分布零散,其总体危害程度常被人们忽视,对雷电灾害至今缺乏应有的重视和认识。事实上,全世界每年雷害损失高达数十亿美元,我国每年雷击伤亡人数也在万人以上。美国林火70%由雷击引起,55%的石油火灾因雷击引发。我国大兴安岭林火22%以上由雷击引起,其中29%酿成大火或特大火灾。最近十多年来,我国锦州、南京、武汉石化、黄岛油库等发生十多起重大雷击事件。

我省雷害的危害会随着社会的进步而增强多。近年来,微电子技术迅速普及,其抗电压和电流都大幅度降低。在强弱用电系统共存的现代生活中,不仅感应雷击猛增,同时雷害形成的方式和原因更为多样而复杂。还有诸如球状闪电、链状闪电、爱尔摩火等现象。因此,电力、通讯、广播、电视、微电子技术及石油、工矿等部门,已逐步更换新一代防雷、避雷、消雷系统,以尽力减免雷害损失。

第二章  几种常见的天气现象和天气系统

一、梅雨和梅雨锋

梅雨和梅雨锋:每年6月中旬东亚季风推进到江淮流域。此时,在江淮流域出现连阴雨天气,而且降水集中,往往雨量很大。由于这一时期江南的梅子熟了,人们也称之为“梅雨”。此时空气湿度较大,东西极易发霉,也有人称之为“霉雨”。梅雨期间,在江淮流域通常维持一个准静止的锋面,称为梅雨锋,梅雨锋的东段可伸展到日本。国际上一般把中国整个东部地区夏季降水称为梅雨。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可出现两类梅雨:典型梅雨和早梅雨。所谓典型梅雨,浙江正常年份一般于6月中旬开始入梅(常年是6月14日), 7月上旬结束出梅(常年是7月8日),出梅以后长江中、下游地区一般会出现盛夏酷暑天气。有些年份,如1958 年,主要雨带从华南一跃至华北,未在长江流域停留,这种现象称为空梅。而所谓早梅雨是出现于5月份的梅雨,始于5月中旬,梅雨持续两周左右。同典型梅雨不同,出梅以后雨带不是北跳而是南退,如果以后雨带再次北跳,就会出现典型梅雨。也就是说,一年可能出现两段梅雨,如1991年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洪水泛滥就是由开始于5月19日的早梅雨和随后的典型梅雨引发的。

当“梅雨锋”形成并伴有低空急流(对流层下部强而窄的西南气流带)、锋面低压(中心气压低于周围的大型水平涡旋)时,通常会形成暴雨、龙卷、雷暴等剧烈天气。“梅雨锋”在我省上空南北摆动或静止于我省上空,是造成我省梅雨洪涝的主要原因。

二、台风

台风:台风是发生在西太平洋和南海海域的较强的热带气旋系统,1989年世界气象组织规定,按照热带气旋中心附近平均最大风力的大小,把热带气旋划分成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和台风四类,今年起启用新的台风等级,增加强台风和超强台风两个级别,分别为热带低气压,风力6-7级(10.8-17.1米/秒);热带风暴, 8-9级(17.2-24.4米/秒);强热带风暴,10-11级(24.5-32.6米/秒);台风,12-13级(32.7-41.4米/秒);强台风,14-15级(41.5-50.9米/秒);超强台风,16-17级(51.0-61.2米/秒)。

台风是暖中心的低气压系统,水平分布近似圆形,直径一般为600-1000公里,最大的可达2000公里,最小的只有100公里左右。其垂直范围可从地面伸展到对流层上部。

台风的结构:台风由台风眼、涡旋区和大风区组成。眼壁周围有厚厚的云墙,涡旋区中对流云团强烈发展,带来狂风暴雨。台风经过的地方,因大风、暴雨以及风暴潮等造成严重的灾害,如农田、庄稼等被淹没,树木、房屋等被摧毁,交通、通讯被切断。

台风生成的条件:台风发生、发展需要一定的条件,一般是要有足够大的海面或洋面,而且海面水温必须达到26-27°C以上。同时,在低层大气还要有一个初始扰动。赤道辐合带涡旋,东风波等均可作为初始扰动促使条件不稳定的大气释放不稳定能量。此外,象对流层垂直风速切变(变率)要小以及一定的地转偏向力的作用都是台风发生、发展的必要条件。

浙江台风概况:在1949~2004年的56年中,影响浙江的热带气旋有184个,平均每年3.3个,最多年份为2004年7个。登陆浙江省的热带气旋有36个,平均每年0.6个,最多年份为2004年有3个。5~11月均有台风影响浙江,主要集中在7~9月,占总数的87%;5-10月均有台风在浙江登陆,主要集中在8月和7月,占登陆台风数的83%;5-10月均有台风给浙江造成灾害,以8月最多,其次为9月、7月。

台风灾害的产生:台风的破坏力,主要由伴随的狂风、暴雨和风暴潮3个因素构成。给浙江造成台风灾害的多数是由风、雨形成的,少数灾害特别严重的,往往是风、雨、潮3灾并发的结果。(1)大风:台风大风是造成台风灾害的重要因素。如8807号台风中心经过杭州时,9~11级大风,历时5小时,数以万计的树木被吹倒,通讯、电力线路中断,造成全市停电、停水,通讯、交通中断,1000多家企业停产停业,市区直接经济损失达3亿元。台风的最大风力出现在台风中心附近,逐步向四周递减,一般台风的6级以上风圈的直径可达数百公里,所经地区均可出现大风。(2)暴雨:台风的降雨强度强,雨量大,是形成台风洪涝灾害的直接原因。截至2000年,影响浙江的171个台风中,过程总雨量超过100毫米的有95个,占总数的55.6%;其中总雨量超过300毫米的有48个;超过500毫米的有25个。短时间内如此集中的雨量,在任何地区都能造成洪涝灾害。(3)风暴潮:风暴潮是海水在台风的风暴强迫力场作用下,向近海输送、堆积而导致沿岸水位异常升高现象。风暴潮是导致潮水漫溢,冲毁海塘,海水倒灌,甚至引发台风海啸等的主要因素,破坏力极大。当台风登陆时候,如正遇天文大潮时,常产生狂风、暴雨、高潮“三碰头”,破坏力更大,造成严重灾害。如7413、7910、8923、9216、9417、9711、0216号等,就属于这类台风。

台风灾害的防御:台风灾害是由风、雨、潮产生的,但台风灾害的严重程度则由多种因素决定,从气象因素看,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台风移动路径与台风强度,同一路径的台风,台风强度越强,灾害越严重。从非气象因素看,则主要决定于防灾能力和经济发展状况,由于目前人力尚不能改变、抗御台风,因此,以科学的态度,积极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并把减少人员伤亡作为第一位目标是可能的,可行的。至于经济发展状况是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来说的,即经济越发展,经济价值越大,直接经济损失的数目也越大;此外,要注意台风是否与天文大潮相结合,如台风登陆时正遇天文大潮期间,则灾害往往十分严重。

三、副热带高压

副热带高压:在南北半球的副热带地区,经常维持着近似地沿纬圈排列的高压带。受海陆分布的影响,高压带常断裂成6-7个高压单体,这些单体称为副热带高压。在北半球,它主要出现在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和北非大陆上。出现在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称为西太平洋副高,其西部的高压脊在夏季可伸入中国大陆。

副热带高压的影响:副热带高压是制约大气环流变化的重要天气系统之一。它的活动对中、低纬度的天气变化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中高纬度环流演变也常有很大影响,而且还直接控制和影响台风的活动。特别是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部的脊在夏季伸入我国大陆时,对我国夏季天气会产生重大影响。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不同部位控制下天气不尽相同。在高压脊附近的主体部分,辐散下沉气流较强,多晴热天气。盛夏季节我省经常出现伏旱天气,就是由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持久地控制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造成的。

在副热带高压脊的西北侧,多西风槽、气旋和锋面活动,辐合上升气流较强,多阴雨天气。在副热带高压脊的南侧盛行东风气流,当其中无气旋性扰动时,一般天气晴好。但有东风波,台风等热带天气系统活动时,则常出现云、雨、雷暴、大风和暴雨等恶劣天气。

副热带高压的季节活动与我国大陆上的主要雨带的季节性位移有密切联系。在一般情况下,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4月中旬开始活跃北进;5月中旬到6月上旬副热带高压脊线北进到20°N附近。造成华南地区雨季;6月中旬到7月中旬副高脊线北进到20~25°N形成江淮梅雨;7月底副高脊线北进到30°N附近,华北、东北进入雨季,长江流域梅雨结束。有时副高脊线活动到35°N附近,台风容易在我省登陆,对我省影响较大;9月上旬,脊线南退到25°N,雨带也回到淮河流域;10月上旬,脊线继续南退到20°N以南,雨带也随之南移到华南沿海地区,台风季节也基本结束。

四、龙卷风

龙卷风,也称龙卷,是从积雨云中伸下来的快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它有时悬挂在空中,有时则能触及地面。根据其产生的地区,龙卷分为陆龙卷 (产生于陆地上空)和水龙卷(产生于海洋或内陆水面上空)。

一般来说,龙卷的形状象漏斗,上面大下面小。龙卷的下部直径最小的只有几米,一般为几百米,最大可达千米以上,上部直径则为数千米,最大可达10公里。

龙卷一般尺度较小,中心气压很低,因此水平气压梯度很大,从而造成很强的风速,一般为50-150米/秒,最大风速可达200米/秒。龙卷的移动速度是由产生它的积雨云的移动速度决定的,一般为40-50公里/小时,最快的可达90-100公里/小时。其移动路径多呈直线,一般只有数公里,少数龙卷甚至可达数十公里。视其强度,龙卷的破坏力变动范围很大, 有些弱龙卷仅能卷起衣服和草堆。而一些强龙卷则可将桥梁、房屋和人、畜卷走,经过水面时还会吸水上升,在空中形成一个水柱(水龙卷)。龙卷是强对流天气的产物,常发生在中高纬度低层大气层结不稳定的地区,往往与锋面、气旋或非热带性质的雷暴相伴。登陆后热带气旋移动到中纬度地区衰亡前也易形成龙卷,有时还可出现在热带地区。

五、东风波

东风波:通常把副热带高压南侧深厚东风气流中,自东向西移动的倒“V”形波槽称为东风波。东风波可以出现在对流层的低层,也可以出现在对流层中层。槽线近南北向。波长一般在1000~1500公里,强的东风波波长可达4000~5000公里,弱的仅300公里。

东风波的影响:东风波常常会在短时间内造成我省沿海局部地区的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常常会造成灾难性的局部洪涝。由于东风波形成时间短,加上海上探测资料的缺少,要作出准确预报十分困难。2002年9.13台州部分县(区)特大暴雨就是东风波产生暴雨的典型个例。受0218号台风外围环流内东风波影响,椒江、温岭出现特大暴雨。13日08时到14日08时12小时雨量椒江达368毫米(13日22时15分3小时雨量达222毫米)、温岭达262毫米。造成台州市大面积积水,积水最深处达1.5米。

第三章  浙江气候概况

浙江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处于欧亚大陆与西北太平洋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浙江大陆总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境内地形起伏较大,浙江西南、西北部地区群山峻岭,中部、东南地区以丘陵和盆地为主,东北地区地势较低,以平原为主;全省大陆面积中,山地丘陵占70.4%,平原占23.2%,河流湖泊占6.4%。浙江海岸线全长2253.7公里,沿海共有2161个岛屿,浅海大陆架22.27万平方公里。受东亚季风影响,浙江冬夏盛行风向有显著变化,降水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由于浙江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过渡地带, 加之地形起伏较大,同时受西风带和东风带天气系统的双重影响,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 是我国受台风、暴雨、干旱、寒潮、大风、冰雹、冻害、龙卷风等灾害影响最严重地区之一。

浙江气候总的特点:季风显著,四季分明,年气温适中,光照较多, 雨量丰沛, 空气湿润, 雨热季节变化同步,气候资源配制多样,气象灾害繁多。全省年平均气温15~18℃,极端最高气温33~43℃, 极端最低气温-2.2~-17.4℃;全省年平均雨量在980~2000毫米,年平均日照时数1710~2100小时。

春季,东亚季风处于冬季风向夏季风转换的交替季节,南北气流交会频繁,低气压和锋面活动加剧。浙江春季气候特点为阴冷多雨,沿海和近海时常出现大风,雨水增多,天气晴雨不定,正所谓“春天孩儿脸,一日变三变”。春季平均气温13~18℃,气温分布特点为由内陆地区向沿海及海岛地区递减;降水量320~700毫米,降水量分布为由西南地区向东北沿海地区逐步递减;雨日41~62天。春季主要气象灾害有暴雨、冰雹、大风、倒春寒等。

夏季,随着夏季风环流系统建立,全省境内盛行东南风,西北太平洋上的副热带高压活动对全省天气有重要影响,而北方南下冷空气对全省天气仍有一定影响。初夏,全省各地逐步进入汛期,俗称“梅雨”季节,暴雨、大暴雨出现概率增加,易造成洪涝灾害;盛夏,受副热带高压影响,全省易出现晴热干燥天气,造成干旱现象;夏季是热带气旋影响浙江概率最大的时期。夏季气候特点为气温高、降水多、光照强、空气湿润,气象灾害频繁。夏季平均气温24~28℃,气温分布特点为中部地区向周边地区递减;各地降水量290~750毫米,东部山区降水量较多,如括苍山、雁荡山、四明山等,海岛和中部地区降水相对较少;雨日为32~55天。夏季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干旱、高温、雷暴、大风、龙卷风等。

秋季,夏季风逐步减弱,并向冬季风的过渡,气旋活动频繁,锋面降水较多,气温冷暖变化较大。浙江秋季气候特点:初秋,易出现淅淅沥沥的阴雨天气,俗称“秋拉撒”;仲秋,受高压天气系统控制,易出现天高云淡、风和日丽的秋高气爽天气,即所谓“十月小阳春”天气;深秋,北方冷空气影响开始增多,冷与暖、晴与雨的天气转换过程频繁,气温起伏较大。秋季平均气温16~21℃,东南沿海和中部地区气温度偏高,西北山区气温偏低;降水量210~430毫米,中部和南部的沿海山区降水量较多,东北部地区虽降水量略偏少,但其年际变化较大;雨日28~42天。秋季主要气象灾害有台风、暴雨、低温、阴雨寡照、大雾等。

冬季,东亚冬季风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蒙古冷高压的活动情况,浙江天气受制于北方冷气团(即冬季风)的影响,天气过程种类相对较少。浙江冬季气候特点是晴冷少雨、空气干燥。冬季平均气温3~9℃,气温分布特点为由南向北递减,由东向西递减;降水量140~250毫米,除东北部海岛偏少明显外,其余各地差异不大;雨日为28~41天。冬季主要气象灾害有寒潮、冻害、大风、大雪、大雾等。

第四章  影响浙江的主要气象灾害

一、台风灾害

浙江每年都会受到台风的影响,1949年以来平均每年有3.3个台风影响浙江,每2年有1个台风登陆浙江。根据1949-2004年灾情资料统计,热带气旋在浙江引起较明显灾害的有39年,78例,年均1.48例,共造成浙江直接经济损失880余亿元,死亡万余人,农田受灾1000余万公顷。

04-05年是浙江历史上台风灾害频发和重发的两年。2004年先后有7个台风登陆或影响浙江,其中有0407号强热带风暴“蒲公英”、0414号台风“云娜”和0421号热带风暴“海马”在浙江登陆,特别是0414号台风“云娜”是一个强度强、造成灾害严重的台风,仅在浙江一省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181亿元,而0419号台风“艾利”虽在福建省登陆同样也造成浙江省南部地区严重的影响;2005年台风的影响则更为严重,其中有0509号台风“麦莎”和0515号台风“卡努”先后在浙江登陆并造成严重影响,同是,0505号台风“海棠”、0513号台风“泰利”和0519号台风“龙王”虽在福建登陆,但台风所带来的风和雨并且由此诱发的次生灾害都在浙江造成严重影响,而0507号强热带风暴“珊瑚”尽管在广东登陆,却也在浙江南部地区造成很大的损失。2005年是我省气象灾害十分严重的一年,全省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71亿元,其中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到251亿元。同样,0601号台风“珍珠”在广东东部了沿海登陆,在浙江大部都产生了强降水,其中温州地区个别地方出现2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沿海地区还出现了大风。

二、梅汛期暴雨与洪涝

浙江梅汛期每年都有暴雨与洪灾。根据1950-2004年的资料统计,梅汛期间局部性的洪涝每年都有发生,90年代受灾最严重,累计受灾面积近400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达400余亿元,其中1999年直接经济损失近200亿元。

1992年金、衢、杭、绍、温等地区30县市近1400万人受灾,死亡56人,房屋倒塌2.55万间,损坏8.4万间,直接经济损失达19.2亿元。

1994年金、衢、杭、绍等11地区59个县市708万人受灾,5.7万人无家可归,死亡64人,受淹农田760万亩,倒塌损坏房屋10万余间,损坏堤防757Km,渠道726Km,冲毁塘坝5199座,8635家企业停产半停产,毁坏路基1094Km,浙赣线中断18.5小时,直接经济损失40亿元。

1995年金、衢、丽、杭、嘉、湖等地区1564万人受灾,死亡62人,重伤410人,损坏堤防765Km,堤防决口5017处,4142家企业停产半停产,直接经济损失56亿元。

1997年全省47个县市919万人受灾,死亡31人,直接经济损失68亿元。

1999年,浙北浙中地区遭受特大洪涝灾害,35个县市有34个雨量破历史记录,浙北大部分地区雨量为常年平均的2—3倍,新安江水位特高,首次开8孔泄洪,全省895万人受灾,死亡29人,直接经济损失159亿元。

三、干旱

干旱是浙江常见的气象灾害,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危害较大的是夏秋连旱。据统计,1949~2004年的56年中,发生较明显干旱的有31年,其中夏秋干旱29年,约2年一遇。

1994年我省干旱严重,7月雨量偏少46%—98%,中西部干旱40—60天,全省受旱面积1089.3万亩,直接经济损失近10亿元。

1995年,7月中旬到9月中旬,全省除温台地区外有60—80天干旱,受旱面积751万亩,236万人饮水困难,直接经济损失15亿元以上。

第五章  天气预报基本知识

一、天气预报的种类

按预报时效划分,预报可分为:短期气候预测、中期天气预报、短期天气预报和短时天气预报。

短期气候预测:月、季、年度预测。主要依靠统计等方法制作。

中期天气预报:3至10天的预报。主要依靠天气图、中期数值预报等方法制作预报。

短期天气预报:3小时到3天的预报。主要依靠天气图、数值预报、卫星云图、天气雷达等制作预报。

短时天气预报:1-3小时预报。主要依靠卫星、雷达制作预报。

按预报对象划分,预报可分为:公众天气预报、政府决策天气预报和专业专项天气预报。

公众天气预报:主要是1至3天的常规天气预报。

政府决策天气预报:主要是关键性、重要性天气预报。

专业用户天气预报:主要根据不同用户的需要提供有针对性的预报服务。

按预报程度划分,预报可分为:一般天气预报、重要天气警报及气象灾害预警信号。

一般天气预报:常规降水、气温、风的预报。

重要天气警报:当预报有暴雨、热带气旋、寒潮、大雪、大风等造成严重影响时发布相关的警报。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2005年7月,根据省政府《浙江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规定(试行)》,省气象局制定了《浙江省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业务规范(试行)》,对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种类、发布和变更的具体操作流程等作出了明确的规定。预警信号用不同的图标表示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等十一类气象灾害,按照灾害的严重性和紧急程度,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分别代表一般、较重、严重和特别严重,通过媒体发布预警信号时还配以影响范围、防御指南等说明,这样就以通俗易懂的形式,确保第一时间向公众发布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引导、动员公众主动开展防御和自救行动,在最大程度上使气象服务转化为政府和公众的减灾效益。在去年和今年的台风、暴雨、大雪等灾害性天气过程中,该规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明显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二、预报发布的渠道

常规天气预报:主要是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电信、网络等媒体和手段发布。

政府决策天气预报:主要通过当面汇报、电话、传真、内部网络等方式服务。

第六章  气候和气候变化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气象灾害在人们心目中造成的负面影响在急剧增大,人类活动已经对气候变化产生了许多不良影响,气候变化已经并将继续导致人类生存条件的变化,影响社会经济活动和公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已成为影响和制约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气候变化、气象灾害的防御、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大气生态环境以及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等问题已日益引起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气候变化已经被各国科学家列入21世纪最为关注的重大问题的首位。有关气候变化的对策研究已上升为政治、外交、经济和社会等关系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多个气候变化的国际公约和框架性协定将对各国政治、经济、社会的各个层次产生重大影响,我国政府已经签署或公开表态将参加这些公约和协定。

一、气候的表述

气候的确切含义是指大气中热量、水分分布和地球大气运动综合状态的统计特征,既包括平均状态,也包括大气运动各种可能状态的概率分布及其极端状态。

大量的研究已经表明,地球大气和气候的变化不仅仅是大气内部的热力和动力过程作用的结果,而是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冰雪圈和岩石圈等圈层,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1、陆气相互作用。这是气候系统中最基本的相互作用之一。包括冰冻圈中的积雪、冰川、冻土,以及岩石圈与大气的相互作用。包括各种物质输送与转换以及土地利用变化等。

2、海气相互作用。气候系统功能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海气间物质与能量的交换以及通过物理、化学与生物过程调节着气候。

3、陆海相互作用。跨陆--海界面的物质输送及沿岸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的脆弱性产生影响,海岸带的加速变化和气候系统相互作用。

4、生物圈与冰冻圈在气候变化中的持续作用。生物过程与物理和化学过程强烈地相互作用以产生维持地球上生命系统赖以生存的环境。冰冻圈影响地表能量与水汽通量、云、降水、水文循环以及大气与海洋环流

二、气候变化的影响

气候变动对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如极端的降水导致干旱或洪涝,对粮食生产有很大影响。气候异常不仅冲击农业生产,而且对其它各行各业,特别是对人民生活也有很大影响。1998年夏、秋季中国气候异常,长江、松花江、珠江、闽江等主要江河发生了大洪水。这场洪水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洪涝灾害严重。据统计,农田受灾面积2229万公顷,死亡4150人,直接经济损失2551亿元。 这仅仅是当年全球众多气象灾害中的一个例子。因此,人们对于全球气候异常十分关注,也十分敏感。

另一方面,人类活动也能引起气候变化。这也是当今世界各国颇为关注的话题。由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能源需求,人类燃烧了大量的化石燃料,如煤、石油等等,造成地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和其它温室气体(如甲烷,笑气等)的增加。据科学家保守估计,如果人类对温室气体的排放不加限制,100年后全球平均气温将上升6摄氏度。这足以导致极冰融化,极地冰冠萎缩,海平面升高80厘米。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三、温室效应

地球在接收太阳系短波辐射的同时也不断向外发射长波辐射,大气中一些气体具有吸收长波辐射,使其重新返回到地面的特性,因而使得地球外逸辐射减少,气温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二氧化碳、水汽、甲烷、一氧化碳、臭氧等气体吸收长波辐射的能力特别强,因而被称为温室气体。矿物燃料的大量使用、现代工业的发展、森林砍伐等人类活动是造成这些气体浓度增加的主要原因。就全球而言,二氧化碳的浓度正在以每年1.5的速率增长。

四、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

厄尔尼诺(El Nino)现象:通常指热带太平洋中部和东部的海水温度大范围的持续异常升高,引起全球气候异常并造成鱼类大量死亡的现象。厄尔尼诺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圣婴”。该现象首先发生在南美洲的厄瓜多尔和秘鲁太平洋沿岸附近,多发生在圣诞节前后,因此得名。在一般情况下,热带西太平洋的表层水温较高,而东太平洋的海温较低。这种东、西太平洋之间海表温度梯度变化和信风一起,构成了海洋――大气耦合系统的准平衡态。每隔2-8年,这种准平衡态就要被打破一次,西太平洋的暖气流伴随雷暴东移,使得整个太平洋水域的水温变暖,气候出现异常,其持续时间为一年或更长时间。

拉尼娜(La Nina)现象:厄尔尼诺过后,热带太平洋有时会出现与上述情况相反的状态,称为拉尼娜现象,拉尼娜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小女孩”。拉尼娜现象表现为中、东太平洋海温明显变冷,同时也伴随着全球性气候异常。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位於西太平洋地区的国家如印尼和澳大利亚易出现旱灾,而南美沿岸国家如秘鲁、厄瓜多尔则有暴雨发生。相反,拉尼娜现象发生时,澳大利亚和印尼易有水灾,而秘鲁、厄瓜多尔则出现干旱。一般而言,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全球平均温度会升高。最近10年发生厄尔尼诺现象的频率加快,已造成近百年来平均温度最暖的三年都在1990年以后,其中1998年是 1861年以来最暖的一年。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短短的17年中,接连发生过6次厄尔尼诺事件,3次拉尼娜事件。其中1982—1983年、1997—1998年这两次是20世纪最强的厄尔尼诺事件,给拉美、亚太和非洲等地区带来了不可估量的灾害,初步估计给世界经济造成250亿美元的损失。

厄尔尼诺和拉尼娜事件对我国气候影响也很大,如1998年夏季6—8月,我国长江流域、嫩江流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特大洪水,特别是长江流域连续出现暴雨,而且降雨范围广,强度大,持续时间长,致使长江发生了1954年以来的又一次全流域性的大洪水据统计,1998年我国29个省市区遭受不同程度的暴雨洪涝灾害,全国受灾人口2.3亿,死亡3656人,倒塌房屋733万间,损坏房屋1379万间,农作物受灾2544万公顷,直接经济损失2642亿元。

厄尔尼诺对我省的梅汛期降水影响比较明显,如厄尔尼诺发生的第1年,我省的梅汛期5—7月降水多为正常或偏少,从1951年以来共14个厄尔尼诺年,有12年浙江梅汛期降水正常或偏少,厄尔尼诺发生的第2年,我省的梅汛期降水多正常或偏多。厄尔尼诺年影响浙江省的热带气旋比常年略偏少(常年3个),一般为2—3个,但影响程度偏强,如1994年17号强台风8月21日22时30分于温州瑞安梅头镇登陆,整个浙江沿海和内陆大风10—12级,全省普降暴雨到大暴雨;1997年11号强台风8月18日21时30分于温岭沿海正面登陆,我省浙北、浙中普降暴雨到特大暴雨,这两年均在厄尔尼诺年。拉尼娜影响浙江省的热带气旋比常年偏多,一般可出现4—5个或3—4个,但影响程度比厄尔尼诺年要偏轻。厄尔尼诺年我省冬季易出现暖冬或偏暖,夏季易出现凉夏或偏凉。

五、城市热岛效应

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效应是指城市中的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在近地面,郊区气温变化很小,而城区则是一个高温区,就像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高温的城市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城市热岛效应使城市年平均气温比郊区高出1°C,甚至更多。夏季,城市局部地区的气温有时甚至比郊区高出6°C以上。此外,城市密集高大的建筑物阻碍气流通行,使城市风速减小。由于城市热岛效应,城市与郊区形成了一个昼夜相反的热力环流。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城市热岛效应也变得越来越明显。

城市热岛效应的危害:一年四季都可能出现城市热岛效应。但是,对居民生活和消费构成影响的主要是夏季高温天气下的热岛效应。为了降低室内气温和使室内空气流通,人们使用空调、电扇等电器,而这些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如目前美国1/6的电力消费用于降温目的,为此每年需付电费400亿美元。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也有不利影响。有关研究表明,环境温度高于28°C时,人们就会有不适感;温度再高还容易导致烦躁、中暑、精神紊乱等症状;气温持续高于34°C,还可导致一系列疾病,特别是使心脏、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上升,死亡率明显增加。此外,气温升高还会加快光化学反应速度,使近地面大气中臭氧浓度增加,影响人体健康。

第七章  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

在国务院的直接指导下,中国气象局组织了有47名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3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的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形成了《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研究》“总论卷”和“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现代气象业务”、“气象与经济社会发展”、“气象与国家安全”、“气象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与战略措施”等六个分卷重要成果。

一、战略思想

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战略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大力提升气象信息对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大力提升气象资源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充分发挥气象事业在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战略思想的核心是  “公共气象、安全气象和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

二、指导方针

提出了“强化观测基础,提高预测水平,趋利避害并举,科研业务创新”的战略方针。这个战略方针的主要内涵是: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强化一体化气象观测系统这一气象业务、服务、科研工作的基础,提高天气预警预报和气候预测预估的能力和水平,实现气象工作从避害为主向趋利避害并举的战略转变,不断提高气象业务的科技含量、提高队伍整体素质、加快科研和业务体制创新。同时,还必须做到科学规划,统筹全国布局;加强联合,优化行业布局;突出重点,改善区域布局;加强合作,提升国际地位,形成充满活力的中国气象事业新的发展格局。

三、战略目标

本世纪头20年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目标是: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事业现代化体系,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的跨越,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四、战略任务

战略研究提出了以下五项战略任务:一是发展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气象业务。二是增强气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三是强化天气、气候和气候变化对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四是大力开发利用气象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五是大力加强气象科学技术研究,推进气象科技创新。

五、重点工程

为实现战略目标,完成战略任务,战略研究提出了加强能力建设的八个工程:即气象综合观测与信息网络系统工程,气象灾害预警系统工程,气候预测系统工程,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工程,气候变化应对工程,航空航天气象保障工程,人工影响天气工程,气象科技创新与教育培训工程。

六、战略措施

在加强能力建设的同时,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战略措施,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力争在气象基础理论创新、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等方面有所突破;全面实施人才强业战略,实现气象人才队伍整体协调发展;加大公共财政投入力度,提供资金保障;建立健全法规与标准体系,提供法制保障;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提高国际竞争力;创新体制机制,为中国气象事业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第八章  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6年1月4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1月12日国务院正式下发(国发〔2006〕3号)。《若干意见》是指导新时期新阶段气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进一步明确了气象事业是科技型、基础性社会公益事业的定位,对气象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明确的工作任务,对各级政府提出了具体的工作要求。

《若干意见》院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气象工作,将气象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及科技发展规划,并进一步细化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目标和要求,抓紧制定和落实各项具体措施,统筹安排,加强协作,促进气象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若干意见》共分6各部分,25条。

(一)充分认识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是应对突发灾害事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迫切需要;2、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保障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3、加快气象事业发展是应对我国资源压力、保障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二)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进一步强化观测基础,提高预报预测水平,加快科技创新,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提升气象事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与支撑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2、奋斗目标。到2010年,初步建成结构合理、布局适当、功能齐备的综合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预报预测系统、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和科技支撑保障系统,使气象整体实力达到20世纪末世界先进水平;到2020年,建成结构完善、功能先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使气象整体实力接近同期世界先进水平,若干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三)加强气象基础保障能力建设

1、加快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2、推进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建设;3、完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4、建立气象灾害预警应急体系;5、健全公共气象服务体系;

(四)发挥气象综合保障作用

1、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研究;2、强化农业气象服务工作;3、做好交通和空间气象保障;4、加强城市和公共卫生气象监测。

(五)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气候资源

1、做好气候资源的普查和规划利用工作;2、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3、做好风能、太阳能开发利用的气象服务;4、开展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

(六)推进气象工作的法制、体制和机制建设

1、健全气象法规与标准体系;2、加强统筹规划和管理;3、加快气象科技创新;4、加大财政投入力度;5、加强气象国际交流与合作;6、抓好气象人才队伍建设

第九章  我省气象事业发展

一、浙江省气象事业基本现状

省委、省政府历来高度重视浙江省气象事业的发展,在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十五”期间,浙江气象事业的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目前,浙江气象事业发展总体上达到了全国中上水平,在气象网络通信、决策服务等方面处于全国前列。

至2004年底,全省已先后建成了61个人工地面观测站,350个地面自动气象站,14个农业气象观测站,3个L波段雷达探空站,3部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1个大气本底污染监测站,11个紫外线观测点和12个酸雨观测点,气象卫星和资源卫星(EOS/MODIS)接收处理系统,雷电定位监测网。目前还有2部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和2部局地警戒天气雷达正在建设中。

目前已建成了以地面宽带网和卫星通信为主的,覆盖全省,联通中国气象局、全国各省的气象信息网络,形成了较强的数据共享能力,快捷有效地传递着各类气象信息。

近几年来,我省加大了预报技术方法、手段以及各种预报工具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力度,晴雨、温度等常规天气要素精细化预报,以及台风、暴雨等气象灾害预报水平有一定的提高;短期气候预测工作已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天气预报、气候预测水平的提高,在我省防灾减灾,尤其是抗台减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浙江省各级气象部门在气象服务中始终坚持把公益服务和防灾减灾决策服务放在首位,把为农服务作为重点,按照主动、快速、准确、科学、高效、规范的要求,为人民群众和各级政府提供适时的气象信息,开展有效的服务,发挥气象参谋作用。先后成立了省级海洋气象台及温州、宁波、台州、舟山等地市级海洋气象台,开发研制了浙江省海洋气象业务服务系统,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条件预警预报、森林火险预报等新的服务项目,同时,不断开发与公众工作、生活、旅游、健康、医疗等紧密相关的各类气象服务产品,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

加强了灾害性天气预报信息发布的规范化工作,启动了气象预警信息号的发布工作,较好维护了气象信息的法定性、权威性和有效性;积极应用当代先进技术,构成了由电视、广播、报刊、气象咨询电话、气象短信、海上大功率广播电台、电传、微机终端、互联网、电子信息屏等多渠道的气象信息服务网络。

尽管取得了以上这些方面的成就,但是从目前来看,我省气象科技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仍然不能满足我省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日益增长的需要,同时浙江气象事业发展总体水平在全国所处的地位与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在全国所处的地位还不相称。因此,在未来一个时期内,我省气象事业发展还需要解决一系列突出问题。

二、“十一五”浙江省气象事业发展

本世纪头20年,浙江省气象事业要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建设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多轨道、研究型、集约化、开放式的气象事业现代化体系,构筑气象强省,为浙江省走在前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

我省气象事业“十一五”规划确定气象灾害应急预警工程、海洋气象监测预警工程、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为“十一五”期间的三大重点工程。气象灾害预警工程的主要任务包括完善灾害性天气监测网,形成现代化气象灾害预警体系,建立气象灾害信息共享平台和信息发布平台,完成气象灾害风险区划与评估体系建设;海洋气象监测预警工程的主要任务是完善海洋气象灾害监测网,发展海洋气象预警预报系统,实现海洋气象信息共享和立体发布;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工程的主要任务为开展风能、太阳能和空中云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完成我省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体系建设。

未来五年,我省气象部门将以上述三大工程为重点,进一步完善以我省沿海地区、重要流域、敏感山区、中心城市等关键区域的气象灾害防御为重点的气象灾害监测、预测、预警系统,基本形成现代化气象防灾减灾服务体系;构建适应政府重大决策、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需求的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大力推进精细化无缝隙气象预报服务;建立和完善我省气候资源和生态系统动态监测、区划和评估业务;初步建成要素配置适当、空间布局合理、自动化程度高、全省统筹协调的一体化气象综合观测系统;开展定时、定点、定量的精细化气象要素预报,建立定量的灾害性天气临近预报(未来3小时内)预警业务系统,进一步完善短期气候预测(10天以上)系统;建立健全气象资料收集机制和资料标准化,完善气象信息网络,建设省市级气象信息存储、检索和加工处理系统,构建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和相应的管理体系,基本实现主要气象信息数据资源的社会共享,争取到2010年,我省气象事业整体实力能够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提高气象科技水平,力争到2020年,能够建成结构更加完善、功能更加先进的气象事业现代化体系,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率有明显提高,气象科技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在更广泛领域、更高层次上满足我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实现我省气象整体实力进入全国前五名,若干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的目标。

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