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媒体报道

【绍兴日报】让水系“毛细血管”保持健康活力 柯桥持续推进山区性溪流治理

发布时间:2021-10-28 16:52

信息来源: 市水利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10月4日报讯】溪墈基础正在浇筑混凝土,之后还要砌石头……日前,在柯桥区兰亭街道谢家桥村,霞园溪治理项目正在进行,原本陈旧、杂乱的溪墈已经被包围起来,准备换“新装”。

“这条溪流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先前的溪墈是村民们用泥土堆积而成,时常被大水冲破,旁边的农田也就跟着遭殃,经过此次治理相信会带来极大改善。”谢家桥村村委副主任王庆荣说。

山区性溪流治理项目是柯桥区在全国中小河流重点县项目基础上开展的一项水利工程,主要对防洪标准偏低、行洪排涝能力不足以及设施破损严重的小溪流开展治理。“这些溪墈都有20年以上的历史,当时是农户和村委会自发建造,方法较为简单。”柯桥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常年受水流冲刷,部分溪墈已经出现松动或者损坏的迹象。

其实,早在2018年,柯桥区就启动了山区性溪流治理项目。根据镇(街道)上报情况,每年选取一定数量的溪流,针对性采取岸坡修复、分流和阻水老闸改建等工程措施,以提高小溪流行洪、排涝、农田灌溉和水土保护的能力。

在漓渚镇漓渚村,每逢台风天,高车头溇就会发生满溢,导致民房进水,农田受淹,为此村民们怨声载道。经过治理,高车头溇的“顽疾”彻底根除了,面对今年第六号台风“烟花”和多次短时强降雨的袭击,更是经受住了考验,顺利度汛。村民诸师傅告诉记者,加固、分流后的高车头溇不淹了,压在心头的大石头终于可以放下。

“山区中的小溪流就像水系中的‘毛细血管’,保持‘毛细血管’的健康和活力,对全流域水环境改善、防洪排涝能力提升都有好处。”前述负责人说,截至去年底,全区共治理山区性溪流21条,今年还将对7个镇(街道)的10条溪流进行治理,预计年底前完工。

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