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2-03-23 08:48
信息来源: 市水利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3月22日报讯】今年3月22日是第30届“世界水日”,3月22日~28日是第35届“中国水周”。今年,我省纪念“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主题为“河长再出发 建设江南水乡幸福新高地”。
2021年,我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不移遵循新时代治水思路,坚持系统观念,强化数字赋能,以构建“绍兴水网”为抓手,统筹推进各项水利工作,取得了新成效。
重大水利建设更有力。高标准完成《绍兴市水安全保障“十四五”规划》,谋划项目99个,为下一个五年水利高质量发展举旗定向、引领远航。提请市委、市政府建立镜岭水库建设机制,推动镜岭水库项目落地。三溪水库完成项目建设受理,市本级海塘安澜工程(曹娥江大闸段)完成项目建设受理,柯桥区海塘安澜工程开工建设,上虞区虞东河湖综合整治工程等4个重大水利项目完工。全市完成水利投资43.6亿元,同比增长6.6%。
美丽河湖创建更有为。高质量完成《绍兴市幸福河湖规划》编制,谋划构建“一核两带三片”全域幸福河湖新格局。诸暨市入选2022年水利部水系连通和水美乡村试点县,诸暨市、越城区和上虞区入选浙江省幸福河湖试点县。全域推进美丽河湖建设,发布美丽河湖电子地图,启动“河湖健康码”管理,创建市级“美丽河湖”18条,其中入选省级美丽河湖17条,列全省第一。
民生水利建设更有效。印发《绍兴市小型水库系统治理工作方案》,核查评估水库555座,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8座,整治山塘水库65座,水库安全鉴定176座,实现安全鉴定超期存量清零。全年完成农村池塘整治110个,建设水美乡镇15个,中小河流整治7.64公里,干堤加固13.2公里。新(改)建水文观测站174个,整治农村池塘110个,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改善受益人口6.5万人,水质合格率达98.0%以上。
国家节水行动更深化。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完成省下达控制目标任务,全市用水总量下降至17.48亿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用水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分别较2015年下降超30%和40%。市水利局联合12个市级部门印发《绍兴市节水行动2021年实施计划》,完成49个节水标杆单位创建,城市供水管网测漏实训基地列入全省“十佳节水实践案例”,新昌县成功创建第四批国家级节水型社会达标县,绍兴成为全省首个“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建设全覆盖地市。
水利数字改革更深入。全面梳理水利核心业务,开发建设绍兴市水平台,水旱灾害防御、河湖长制、美丽河湖、“越水情”等应用场景上线运行。推进曹娥江流域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完成《绍兴市水资源保护条例》修改,并通过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实施。
成绩斐然、硕果累累。我市获得“十三五”期末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优秀地市,2020年度浙江省“五水共治”(河长制)工作优秀市“大禹鼎”银鼎。市水利局获得全国全面推行河湖长制先进集体、全省“五水共治”先进集体,2021年度市委市政府目标责任制考核和全省水利工作综合绩效考评“双优秀”,市治水办(河湖长办)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2022年,绍兴水利将深入学习贯彻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聚焦“五个率先”“网络大城市建设”,以推进水利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进绍兴水网建设为主线,稳进提质、除险保安、塑造变革。大力推进民生实事水利项目,新开工提标加固海塘6公里,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29座,完成山塘水库整治63座,提升改造农业灌溉泵站机埠、堰坝水闸154座,改造农村供水管网100公里,完成中小河流治理7公里等6项264个项目,全力实现“越水安澜”,为绍兴奋力打造新时代共同富裕地提供有力的水利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