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1-05 09:06
信息来源: 市水利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形象道尽人水关系,如何更好更有效地变覆舟之水为载舟之水?“十三五”期间,上虞区以“五水共治”为突破口,以“百亿千项”工程为龙头,着力构建“工程水利、生态水利、民生水利”三大水利体系,全区完成水利项目投资74.88亿元,其中实施重点水利工程12项,不仅推动了全区防洪排涝水利基础设施网络的持续完善,也让越来越多的江河奔涌、湖水荡漾、溪水潺潺,铺展出一幅人水相依、和谐共生的幸福画卷。
忧水而生,筑强防洪治涝基础网
上虞区水系发达,河网密布,“十三五”期间,洪涝水害治理依然是该区水利建设重头戏。五年间,该区以重点项目为领衔,相继实施建设了一批包含河道、水库山塘、水闸、沿海高标准海塘、标准江堤等防洪排涝工程,形成了完工见效一批、攻坚收尾一批和落地开工一批的有序建设格局,一张通达南北连接东西,排得出蓄得住的排涝网正日渐完善,促进了全区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
虞北平原滨江河—沥北河项目总投资10.62亿元,属于虞北平原“四横三纵”骨干排涝体系中的一“纵”,主干河道全长27.53公里,通过沟通西横河,实现从上浦闸总干渠和曹娥江赵家船闸引水,形成了一条畅通南北的水域条带,涉及防洪排涝面积200平方公里。工程建成后,不仅大大缓解了城区和虞北地区的排涝压力,城区水环境也获得了明显改善。今年10月,虞北平原崧北河综合治理工程也迎来全面开工,虞北涝水又将再添一条纵向大通道。
对于洪涝之痛,经历过2015年超强台风“灿鸿”的虞南下管镇,更有着深刻的切肤之痛,一夜之间,几乎全镇受淹。位于管溪下游的章镇镇河浮村也同样受灾严重。痛定思痛,为着力提高虞南山区防洪排涝能力,五年间,上虞区累计投入5.21亿元,其中下管镇及章镇镇防洪排涝工程被列为重点工程,于2016年率先开工,两年后完工;接着一批山区小流域治理工程接踵而至,35个项目累计治理总长达90余公里;山塘水库除险加固亦同步发力,完成山塘整治80座、水库除险8座、排涝站改造13座。
在提升东西排涝内力方面,四明湖水库下游河道整治理一期工程(上虞段)、姚江上游西排工程等先后接力完工,有效开辟出一条从姚江流域向曹娥江的排洪通道,四十里河沿岸防洪治涝能力得到明显增强;紧随“拥江西进”步伐,上虞区迄今规模最大排涝泵站,大厂泵站改造工程完成竣工验收,正式担起经济开发区内排涝外引水重任,总投资2.88亿元的曹娥街道建成区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也于今年9月宣告开工,志在全面连通区域水系。不难预见,经由两项工程的互相配合,不单城西片“逢暴雨必涝”的现状将迎来大改观,区域水质也将跃升新台阶。
依水而治,构建“一城活水”生态网
“十三五”期间,上虞区全面贯彻“五水共治”决策部署,积极开展“清三河”、剿灭劣五类水等专项行动,投资7.7亿元实施农村河道整治345公里、河湖清淤1418万方,清淤速度领跑全省。绵延78公里的母亲河曹娥江上虞段则启动全流域治理,如今水质常年保持在二至三类水标准。2018年、2019年,上虞连续两年夺取治水“大禹鼎”。
为扭转虞东片大型湖泊因地势低洼,水体流通不畅所带来的洪涝灾害和水质污染影响,2015年12月,总投资超12亿元的虞东河湖综合整治工程宣告启动,其中最大的动作,就是将皂李湖、白马湖、小越湖、孔家岙泊、东泊和西泊等“六湖”进行贯通整治,让虞东河湖之水全面畅通起来。
一枝独秀不算美,百花齐放才是春。依托山区小流域治理、平原河网整治等水生态修复工程,以“一江十河百溪水美”为核心的“美丽河湖”全域创建蓄势发力。2018年以来,该区已成功创建7条(个)省级“美丽河湖”,包括曹娥江城区段、滨江河、康家湖、担山河、皂李湖、隐潭溪岭南段、下管溪陈溪段等。美丽河湖正与惠民工程、生态保护、休闲旅游等有机结合,不断散发出新的活力和生命力。
因水而兴,铺展人水和谐新画卷
营造如画风光、重塑城市空间。曹娥江“一江两岸”景观工程启动于2014年,横跨“十三五”,一路朝西扩展,向北延伸。项目范围北起五甲渡大桥,南至赵家大桥,东依江东路,西临滨江路,规划全长约5.6公里,总建设面积超180万平方米,分三期实施,计划总投资10.7亿元。其中一期(三环大桥—四环大桥)、二期(三环大桥—赵家大桥)已先后于2018年竣工开放,牢牢锁定了上虞精致大气的城市气质。至于三期工程,也将在2021年底完工。
因为水利,人与水的关系正越走越近,也越走越亲。随着曹娥江(四环至铁路桥)一江两岸滨水绿道贯通工程的完工,沿江骑行,尽揽胜景,必将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休闲选择;而像排涝工程,虞北平原滨江河-沥北河整治工程在治水的同时,也更注重因地制宜,于河道两岸集聚植被绿化、公园休闲等景观工程,为人们提供休憩娱乐之所;至于像下管溪陈溪段这样的山区小流域,通过新建亲水步道,将周边的山水、草木串连成线,漫步其上,又颇有“人在画中游”的意境……五年间,一个个遍布城乡,倚江靠河的高品质亲水宜居网正日渐成型。
水利建设,推动人水和谐,也让水之利以更紧密的方式惠及于百姓生活。在该区部分农村尤其是广大虞南山区,坐拥水库,倚靠溪流,却常常面临断水缺水或水质不稳定不达标的尴尬状况。为全力扭转这一局面,从2018年起,该区大力推进农村饮用水达标提标三年行动,累计投入1.77亿元完成52个达标提标工程,于今年11月底提前超额完成任务,成功让4万多山区人民实现了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转变,基本实现城乡同质饮水。
来源:上虞区水利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