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县市交流 >> 诸暨市

诸暨:点赞!这项工作画“农”点睛助力乡村振兴

发布时间:2023-03-01 10:48

信息来源: 诸暨市水利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近年来,诸暨市水利局以民生实事为主抓手,围绕“保障粮食安全、农业节水减排、促进乡村振兴”目标,以基层自治为基础,以民生实事为抓手,持续深化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在全市66万亩农田实现改革全覆盖基础上提档升级,扎实推进“五个一百”示范创建活动,成功盘活水资源,养好农作物,为乡村振兴按下“加速键”。

近日,2022年度全省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工作绩效评价结果公布,诸暨市再次获得优秀等次,位列全省绩效评价优秀县(市、区)前三,目前,该市已连续第五年荣获此项殊荣。

按照浙江省水利厅开展农业灌溉工程更新升级行动有关要求,“十四五”期间,诸暨市计划提升机埠堰坝510座。2022年,该市水利部门锚定“创典型、建机制、增智能”,厘清责任清单、任务清单、时间清单,完成更新升级机埠堰坝70座,覆盖农田灌溉面积1.23万亩,受益人口9748人,有效提升了农业用水灌溉计量水平。

泵站是农田灌溉的基础,也是抗旱能力的保障。结合乡村自然环境、人文特色,诸暨市还创建了一批具有诸暨特色的“A级泵站”,改变了以往泵站、堰坝“旧乱差”的现象,让泵站成为既实用又耐看的村庄亮点,为农田建设增添色彩。“自从村里安了泵站之后,我们养蚌种庄稼都舒心快活多了,不会再忧心因为夏天高温缺水了!”山下湖镇新桔城村的村民们也享受到了泵站提升的福利。新桔城村作为诸暨市“世界珍珠之都”——山下湖镇的一颗掌上明珠,生产生活用水的需求量高。其农作物灌溉问题更是不可忽视,只有打通脉搏,才能净水无忧、源水不断。

放眼全市,该市水利部门坚持“立标杆、创典型”,从每一个泵站、每一片灌区、每一个农民用水合作主体着手,打造农田水利改革示范样板。2022年2座泵站、2个示范灌片、2个农民用水合作主体、1个改革示范村被评为省级优秀典型。

建设的关键在于有效利用。为了让泵站、堰坝、闸门的管理使用更为方便快捷、精准高效,市水利局大力开展数字化建设,通过安装超声波流量计、视频监控设备,打造监测、统计、反馈和预警一体化监测体系,实现台账数字化动态监管。

数字化改造后,也让实际用水管水得了实惠。“我们经常组织水利会成员以及村民做培训交流以及实地考察调研,希望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作为农民用水合作主体的山下湖镇西泌湖水利协会负责人介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会将村级农业用水指标进一步分解到灌溉机埠泵站,计量数据会远传至农业水价改革计量设施监测系统进行统计分析。”据统计,2022年全市共布设泵站量水设施103套,率定典型泵站359座,实现灌溉用水精准化,年均节水153.1万立方米,节电5.9万度。

不仅如此,诸暨市还成立了市级工作领导小组,由水利部门总牵头,其他成员单位密切配合,通过组织培训、参观学习、定期开展部门联席会等方式,商讨改革措施,强化资金保障,保障改革推进。

为了巩固农田水利改革成效,切实发挥促农兴农作用,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诸暨市水利局专门建立了“回头看”制度,做到边查边改、立改立行、查漏补缺,对农村水利工程设施、重点监测对象,逐村逐户逐工程逐设备全方位摸排,确保农村供水灌溉设施安全、高效运行,切实做到无“死角”、无“盲区”。

水利是富民强村的坚实保障,也是乡村振兴新画卷的点睛之笔。“今年,我们将继续着眼农业水价改革、山塘水库除险整治等农田水利关键工作,补强基础、提标升级、高质增效,助力农田建设,守好农业命脉。”该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