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6-05 11:23
信息来源: 诸暨市水利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仲夏午时,站在店口镇杨梅桥水库大坝上遥望水面如镜面一般平静,微风拂过水面荡漾,泛起涟漪,阳光铺过衬起波光粼粼。沿着大坝走上一段路就能听到各地游客笑脸盈盈分享自己今日的收获,“今天又钓上几条大鱼,等会儿吃烧烤!”。
“村里通过组建‘强村公司’的模式,把水库的经营权承包出去,但防汛指挥权和用水调度权依然掌握在政府一级层面,实现了水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赢。”店口镇副镇长张智健却丝毫没有因为水库的对外发包而苦恼。
而谁能想就在几年前,村干部还在为杨梅桥水库的经营管理问题发愁,“水库很受欢迎,但因此引发的安全、环境等问题也导致管理压力加大。”横阔村党总支书记斯伟明说,一定要在水库上做文章,打破小型水库身份特殊的桎梏,妥善解决水库承包经营问题来促进集体增收。
后经该市水利、农业等部门以及镇党委政府的多方多次协调努力下,形成了初步解决方案,决定在符合水利部门对小型水库的运行管理及“五水共治”相关要求的前提下,委托“强村公司”来经营管理水库渔业生态养殖及水库周边村级土地租赁等经营行为。方案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上级的鼓励和群众的支持,成为全市首个“强村公司”承包经营小型水库的案例,增收村集体经营收入每年约23万元。横阔村2022年经营性收入达到了61.57万元比2021年增长了几乎一倍。
举一纲而万目张,有了杨梅桥水库的成功案例,诸暨市对其他小型水库、山塘的谋划就更加有信心。“我们这几年指导服务好乡镇,及时解决试点推进工程中的问题难点。”诸暨市水利局总工程师冯迪江说,我们指导镇街,既要保障好水利工程的防洪、灌溉基本职能,又要想法子在此基础上做好发展的文章。后续也会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市推广发展模式。
除了店口镇之外,浣东街道和陶朱街道的水库山塘也作为承包经营的试点实施,其中陶朱街道立足民生实事,加快工程进度,在3年内完成了7座小型水库的除险加固工作,近几年经营收益均有所增加。“2021年,我们街道的‘三权二分置’制度明确水库管理模式,规范管理办法,确保水库防汛、使用安全,提升水质,然后通过水库保洁、渔业资源经营等方式为村集体经济创收。”陶朱街道青龙谷村书记话语中透露着满满的自豪感。
原本有着渗漏问题的悬岭水库在除险加固之后焕然一新,也在承包开发之后摇身一变,成为一个网红打卡点。“在2022年我们与市水利局商议之后派专员对水库进行渔业管理并将毛竹塔水库拟承包给一家渔业开发公司,可以看到现在水库已经成为了一个网红基地,我们这里的咖啡馆和‘路亚基地’都深受年轻人的喜爱。”西苑村的悬岭水库负责人带着记者到水库参观,并表示这几年将流转的30亩土地和水库打包承包给一家农业开发公司,计划在承保范围内种植果树,打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农家乐,预计每年能为村集体创收10万元。
除了将水库山塘对外承包经营之外,在诸暨市水利部门的引导下,陶朱街道还对水库特色定位进行了创新探索。比如水库设计阶段就进行了巧妙的构思,将水库坝顶道路分别做成七彩虹的颜色,为水库增添了许多姿色。此外,在结合水库的不同优势上因地制宜打造具有特色的“休闲去处”,像汪阁村的打洞坞水库因库区环境优美,场地宽敞,街道计划将水库打造出户外露营基地;白门上村的红门水库则是在水库背水坡坝脚外种植桃树林。待这些景观打造完成后,预计每周将吸引上百名游客前来观光休闲。
在小型水库提档升级和绿色管护上,属地镇街频出绝招。该市浣东街道对南坞水库和小溪岭山塘通过公开招投标进行渔业招租承包,在维持原本的农业灌溉功能基础上为火烧吴村带来非常可观的经营性收入。今年4月,村里进行了公开发包,其中小溪岭山塘中标价为每年34510元,南坞水库中标价为每年16228元,在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困局中闯出了新路子。
诸暨市水利部门深知唯有“醒”源头水,才能“活”村经济,努力在共同富裕的前进道路上想办法、谋实招,积极引导乡镇打破思想枷锁,在保障防洪安全、群众灌溉、五水共治等基础上,突破水利工程制约发展的桎梏,结合乡镇自身实际谋划,采取零星试点辐射全域的模式,探索小型水库、山塘等水生态价值,建立起适宜自然资本禀赋和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让绿水青山有效转变为金山银山,走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共赢”的绿色之路,“以水养水”破解发展难题,为地方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做好水利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