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中心 >> 水利亮点专栏

勇立潮头 踏浪前行——绍兴兴水惠民争创江南水乡新典范

发布时间:2024-12-03 10:40

信息来源: 绍兴日报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

11月26日,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表彰大会在京召开。绍兴市水利局被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水利部授予“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成绩的取得并非偶然。11月8日9时30分,汤浦水库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作为全国水利REITs第一单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正式上市。上市前不久的11月1日,浙江省“千项万亿”工程之一的绍兴市柯桥区海塘安澜工程完工,实现全线贯通,将沿海防台御潮能力提升至300年一遇。依托曹娥江数字孪生流域系统,曹娥江流域洪水预报作业时间从小时级缩短至分钟级,效率显著提升。绍兴市浙东运河、鉴湖江、黄泽江获评省“幸福母亲河”……

这都是绍兴市聚力治水、兴水惠民的具体案例。2024年,绍兴市水利局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考察绍兴重要指示精神,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在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水安全保障能力提升、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和打造全域幸福河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为推动绍兴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勇当改革先锋 破解投融资难题

汤浦水库REITs是首支水利基础设施REITs。项目发起人绍兴市原水集团,将汤浦水库未来30年的经营收益转化为REITs发行,为浙江省重大水利项目——镜岭水库工程募集建设资本金。

从谋划到申请再到成功发售,在水利部和浙江省水利厅的全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我市突破了重重困难。“水库确权涉及水利、自然资源等多个部门,牵一发而动全身,我市组建了常务副市长领衔、12个市级部门单位参加的工作专班,挂图作战,专题攻坚不动产权证办理等重大问题。”绍兴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说。

水利工程确权登记的春风从汤浦水库吹向全市水库。绍兴市水利局、绍兴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总结提炼经验,出台《关于推进绍兴市水利工程不动产权登记工作的指导意见》,率先开展水利工程不动产权登记工作。目前已有465座水库完成了不动产权登记,登记率达91.5%,办证量、登记率均居全国同类城市第一。

自然资源部、水利部今年将我市列入全国水库不动产登记试点,改革效能持续放大。

除不动产权证办理外,我市还破解了水价改革、授权经营等一系列难题、堵点,最终保障了首支水利基础设施REITs成功上市。首支水利基础设施REITs的成功上市,将“沉淀”在庞大存量资产中的资金“释放”出来,用于投资新建项目——镜岭水库工程。

今年上半年,镜岭水库工程完成可研、初设批复,创我省重大水利项目报国家部委审批最快速度,目前移民安置第一批行政村已完成100%签约,工程正有序推进。

不只是REITs,我市多措并举,积极拓宽水利投融资渠道。据了解,2022年、2023年我市分别获得水利领域专项债券额度29亿元、22.6亿元,均居全省第一。嵊州市向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贷款8.25亿元,助推浙江省首个金砖国家贷款扶持项目——嵊州市城乡供排水一体化工程(二期)落地。我市还积极开展“节水贷”融资服务,发挥水资源金融要素作用,签约贷款总额超300亿元,居全省第一,为全省推广“节水贷”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在绍兴,依托良好水资源禀赋把“水资源”变为“水资产”的实践遍地开花。新昌县致力于拓展水生态价值转化路径,完成浙江省首批生态清洁小流域“水保共富贷”签约,累计获得5亿元水土保持绿色金融授信。此外,新昌县资产整合项目收购20座小水电站,改造完成后年发电量达2511万千瓦时,电站被收购村每年获得投资收益562万元,利润增长115%,沉睡的绿色资源变为促进农村共富的源头活水。

建设现代水网 推动高质量发展

绍兴是浙江省首批市级水网先行区之一。围绕打造“两江打通、库群联通、平原环通、孪生贯通、幸福相通”水网场景,全市持续发力。

“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我市按照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科学编制《绍兴现代水网建设规划》,系统谋划水网工程10大类86项,总投资1555亿元。扎实推进镜岭水库、三溪水库、安华水库扩容、海塘安澜、杭州湾南翼平原排涝等一大批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年均完成水利投资70亿元以上,致力打造水资源保障标杆区、防洪保安示范区、幸福河湖样板区、孪生水利引领区和水网运管新高地,努力构建绍兴水利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

虽然地处江南水乡,我市却属于中度缺水地区。近年来,我市将污水资源化利用作为节水开源的重要内容,再生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全面系统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工作。

2022年10月,柯桥区被列入全国典型地区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以“高耗水产业集聚区再生水利用配置样板”为目标,建成了柯桥区滨海供水有限公司第三水厂(再生水厂)和“一站一线一系统”建设项目,推进分质供水。该项目自2023年3月22日正式投运以来,再生水利用量达到9500万吨。通过污水资源化利用,每年还可实现经济效益1000余万元。

我市积极推进农业节水增效、工业节水减排、城镇节水降损,加快构建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体系,成效显著。特别是以建设节水型社会和节水型城市为抓手,推行以河网为水源的工业水厂分质供水模式,已建成5座工业水厂,合计供水规模为每日92万吨,为城市供水置换出大量的优质水库水,实现水资源“优水优用”。

强化数字赋能 防汛预警更智慧

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是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的路径之一。

近年来,绍兴市水利局积极作为,按照水利部“需求牵引、应用至上、数字赋能、提升能力”的工作要求,加快推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工作,努力提升水利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曹娥江是钱塘江的最大支流,也是绍兴的“母亲河”。绍兴探索以数字孪生曹娥江为突破口,致力于流域防洪减灾的多跨协同和闭环管理。

数字孪生曹娥江防洪应用打造了多用户、多模式的流域防洪“四预”(预报、预警、预演、预案)场景,为传统防汛调度注入智慧动能,经验十分典型,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先后入选2022年水利部数字孪生流域建设先行先试优秀应用案例、水利部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典型案例、2023年浙江省委组织部第五批实施三个“一号工程”典型案例。

秉承着“一地创新,多处复用”的理念,数字孪生曹娥江在技术实现路径、业务模式创新以及用户场景定位等领域形成了可复制成果,流域防洪应用建设模式和模型平台已推广复用到浦阳江、苕溪等六大流域,全面支撑浙江省流域预报调度一体化智能模块建设。

打造幸福河湖 提升民生获得感

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位于绍兴的浙东运河文化园考察。

一年多来,绍兴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全力推动浙东运河治理保护。今年,越城区聚焦浙东古运河沿线经济、文化、生态节点的融合提升和保护修复,投资390亿元打造“河城共生”保护利用项目。

在绍兴,无人机全域自动巡河系统上阵,助力提升浙东运河水域治理效能;厚植运河生态底蕴,在浙东运河沿线梅龙湖、迪荡湖和古城内河等60余处水域,打造“水下森林”生态系统,建设东鉴湖国家湿地公园,区域水生态景观效果和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

好生态带来发展新机遇。以“游浙东运河,品古越韵味”为主题的浙东古运河“水之旅”等精品旅游路线,为本地旅游业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浙东运河文化园开放以来累计迎来参观游客50余万人次。

幸福河湖建设更是为绍兴市民带来更多获得感。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建成美丽幸福河湖1083.4公里、高品质水美乡村66个,城乡“亲水圈”覆盖率达88.3%,社会公众治水幸福感指数十年连升。越城区、上虞区、新昌县入选浙江省幸福河湖项目建设县。不仅如此,依托幸福河湖建设,绍兴各地涌现出不少“以水促富”的生动典型。

勇立潮头显担当,踏浪前行谱新篇。踏上水利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绍兴将以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为指引,推动各项水利惠民举措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争创江南水乡新典范,为谱写新时代胆剑篇、勇闯现代化新路子提供坚强的水安全保障。

顶部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