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4-03 09:16
信息来源: 光明日报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4月3日报讯】河渠互联 城市“血脉”更通畅
诸暨,这座镶嵌在浙江大地上的璀璨明珠,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丰富的水资源而著称。去年,诸暨荣获“世界韧性示范城市”称号,成为全国首例。这一荣誉背后,是水利人近30年不懈奋斗的智慧结晶。
诸暨地形“七山一水二分田”,浦阳江流域横贯全境,占市域面积的94.5%,防洪压力巨大。2021年,台风带来的持续强降雨,使浦阳江流域水位暴涨,洪水肆虐,城市与乡村面临严峻考验。我们深刻认识到,提升防洪基础设施的韧性,是守护家园的必由之路。
2022年,马剑溪应急加固工程启动,我们融入“自然、生态、乡野”理念,保留乡村河道原始风貌,实现山水林田湖草的和谐共生。如今,马剑镇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文化底蕴,成为热门旅游目的地。
同年,诸暨市中小河流系统治理方案编制启动,五大支流治理工程提上日程。我们深入沿线城镇乡村,倾听民众声音,收集宝贵意见。老渔民对洪水的担忧,如同警钟长鸣,激励我们加快治理步伐。
病险水库山塘的治理,同样刻不容缓。打洞坞水库,一座历经68年风雨的老水库,设施老化,蓄洪能力下降,严重影响周边农田灌溉和防汛安全。我们联系水利专家,筹集治理资金,历经两年水库焕然一新,重新焕发出强大的洪水拦蓄能力。
渠系整治工作则是优化城市排涝布局的关键。在一条古老街区河渠整治中,我们遭遇复杂地下管网带来的挑战。施工不慎挖破污水管,污水四溢,我们与水务、环保等部门抢修管道,重新规划渠系路线。居民从抱怨到理解支持,这份勠力同心的力量,让我们深感温暖。
如今,五大支流治理工作稳步推进,病险水库山塘得到治理,优化后的渠系如同城市血脉,互联互通。防洪基础设施如同忠诚卫士,守护着诸暨的每一寸土地。
构建韧性城市是个系统工程。诸暨市围绕“建设韧性安全城市”目标,加强顶层设计,编制海绵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规划,全面提升城市抵御自然灾害、应对社会危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这是一场关于水之韧性的诗意征途,有汗水、有泪水,更有勇气和希望。诸暨水利人将继续前行,守护这片土地,让水成为城市最动人的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