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6-30 16:55
信息来源: 局水旱灾害防御处(保障中心)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今年我市6月7日入梅,6月30日出梅,梅期23天,较常年偏少7天(常年30天)。梅汛期全市平均面雨量265.1毫米,其中,新昌县303.9毫米,诸暨市300.5毫米,上虞区265.4毫米,嵊州市245.0毫米,柯桥区239.3毫米,越城区220.8毫米,最大站点为新昌县芹塘站438.5毫米。梅汛期“两江一平原”重要江河控制站水位均未超警戒,全市汛情总体平稳。
入梅以来,全市水利系统认真贯彻省、市相关工作部署要求,紧盯水旱灾害防御“三大风险”,锚定“四不目标”,提前部署,及时响应,坚持“早动、快动、小动”工作机制,落实落细各项防御措施,成功打赢梅雨强降雨防御攻坚战。一是动态会商,提前部署。加强与气象会商研判,分析情势,及早准备。多次组织专题部署,研究防御重点,第一时间下发防御工作通知,要求各地强化责任落实、加强监测预报预警,抓细抓实各项防御工作。二是加强值守,及时响应。全市水利系统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值守,强降雨期间加强值班力量,密切监视雨情、水情、工情。按照预案及时启动水旱灾害防御Ⅳ级应急响应,组织10人次入驻市防指开展“1833”联合值守。三是紧盯重点,深入排查。督促各责任主体强化责任落实,突出抓好小流域山洪、水库山塘、在建水利工程等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工作,入梅以来,全市累计派出3437人次、检查水利工程2570处次,发现问题隐患并完成整改18处。四是强化预警,抓实防御。入梅以来,市、县两级累计发布山洪预报预警22期,触发预警696次,发送各类预警短信13.35万条次,提前转移危险区人员6人次,抽查防汛责任人26人次。五是科学调度,守护安澜。梅汛期曹娥江大闸累计排水5.38亿方,绍虞平原累计排水2.95亿方;永宁、青山、坂头、门溪、巧英等大中型水库积极开展蓄泄调度,累计泄洪1161万方。至6月30日,全市19座大中型水库较入梅前累计增蓄1.83亿方,为后续抗旱保供打下坚实基础。
出梅后,我市将进入晴热高温和台风多发期,全市水利系统将继续做好应对短时强对流天气及台风的各项准备,密切监视水雨情,加强水利工程调度,强化工程隐患排查,抓实小流域山洪防御,确保安全度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