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7-08 09:09
信息来源: 诸暨市水利局
访问次数: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今年以来,诸暨市坚持系统治理、综合施策,统筹水安全、水生态、水文化,创新构建“安全、文旅、管理”三链协同的现代治水体系,推动水利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筑牢安全生态链。以“统一防洪标准+生态协同修复”为核心,推动水利工程安全与自然生态一体化建设。提升工程防洪安全等级,采用浆砌石堤加固、天然卵石护岸等微创技术,搭配“狼尾草、芒草”等本土植物固坡,构建“堤固、岸绿、滩活”的生态体系。实现防洪调度与生态保护协同管理,如在高湖分洪闸引入BIM数字化管理系统。目前,该市修复湿地生态面积超5000平方米,吸引年均5000人次赏鸟观光。
二是激活文旅价值链。开放共享水利工程以“水利遗产+地域IP”为纽带,串联西施殿、明代城墙遗址等历史节点,打造“水文珠玑”景观带。堤防工程更是沿线整合古越文化浮雕、沿江休闲设施等业态,形成“古韵绵延+亲水体验”的景观集群。目前,该市开放共享工程已形成“春赏绿植、秋观渔趣”的四季体验场景,浦阳江沿线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
三是创新协同管理链。构建“区域联防+机制创新”的多元共治模式,建立24个水利会,实现15个镇街区域联防联控,创新“强村公司”承包机制,通过法人资质招标明确防洪责任,年集体增收23万元,为全市163座小型水库提供可复制经验。同时,水利工程管理同步强化“人防+技防”结合,前者通过水利会民间自治组织配合巡查,后者引入数字化管理手段,形成“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公众共享”的治理格局。目前,该市相关工程年均服务市民超150万人次。